-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什么是軀體形式障礙
- 什么是軀體形式障礙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黃世昌 副主任醫師

軀體形式障礙是一種情緒性疾病,也是心理障礙的一種概念。病人往往懷疑自己有病,有些病人可能是有一些輕度的器質性疾病或重大疾病久治不愈造成的心理障礙。
病人往往把自己軀體的某一部分或臟器當成自己宣泄不良情緒的對象,反復檢查、反復治療,遍訪名醫,期望值特別高,造成臨床上資源的浪費和精神、經濟的負擔。具體來說,這類病人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
第一種表現形式是某種輕度的器質性病變,比如患者有腔隙性腦梗塞,但卻把這個疾病無限擴大,感覺自己非常痛苦,病情非常嚴重,遍訪名醫,需要名醫給出很好的治療方案,達到他理想的效果。
這樣的病人往往浪費資源,不相信家屬的勸解,造成了家庭的負擔,在單位的工作效率也不高,經常請病假。由于病人的期望值過高,很輕的一種疾病,他要求用很復雜的方法進行治療,以達到自己理想的效果,也容易產生醫患矛盾。
第二種常見的表現形式是病人沒有病,卻做了各種各樣的檢查,所有的儀器檢查都是陰性,但病人不聽從醫生的解釋,認為自己的病應該有更新的、發明更好的辦法來檢查,之所以沒有給自己檢查出來,是因為科學還不太發達。病人的期望值非常高,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精神的痛苦、以及家庭的負擔和醫患矛盾。
第三種表現形式是病人沒有器質性病,但表現為某種器官反復發作,反復痛苦、反復的檢查、治療效果不好。如病人總是懷疑自己有心臟病,憋氣、氣短、心慌,反復做心電圖等檢查并未發現器質性改變,而病人又不承認這個現實,總是去看心血管專家。
還有一些病人沒有器質性的改變,但吃飯不香、身體消瘦,遇到點刺激,有點風吹草動就會拉肚子,而事實上他沒有腸炎,也沒有痢疾,胃腸功能很好。
還有一些病人懷疑自己有呼吸系統的疾病,經常憋氣、氣短,而客觀檢查他的肺功能是正常的,這樣的病人往往是一組臨床上的自主神經也叫植物神經的功能紊亂為主的的病變,沒有真正的器質性病,在情緒好的時候病得輕一點,在情緒不好的時候、受到某種刺激的時候,或者是有不良情緒干擾的時候,病情就會加重。
這類病人出現這樣的一組癥狀就叫做軀體形式障礙,應該在專業的心理醫師或者精神醫師的指導下治療,除了進行一些物理、化學的治療以外,還應該進行自我調節,相信科學、相信醫師的解釋,參加文體活動、轉移注意力、選擇自己認為合適的、力所能及又喜歡的一種調節自我的方式,如繪畫、音樂、游泳、瑜伽、太極拳等放松自己,不要鉆牛角尖,治療效果會更好一些。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