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什么是血吸蟲肝病
- 什么是血吸蟲肝病
-
參與醫生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 劉芳 主任醫師

血吸蟲肝病是由于人接觸含有血吸蟲的尾蚴,通過皮膚感染血吸蟲,血吸蟲的蟲卵在肝臟門靜脈系統中形成肉芽腫,引起門靜脈阻塞,臨床表現為門脈高壓性肝病。一般血吸蟲肝病是在血吸蟲病慢性期或者晚期表現突出,主要包括血吸蟲性肝硬化以及門脈高壓導致巨脾,即脾臟非常大,同時門脈高壓導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這時病人表現為比較消瘦、營養不良、有腹脹、甚至有腹水、巨脾、脾亢的表現,這些人往往容易合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由于可引起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病人出血后容易合并感染、發熱以及肝性腦病。血吸蟲肝病還容易繼發乙肝病毒感染,據統計,血吸蟲肝病患者中,乙肝病毒感染率高達31%-60%,與正常人群比,乙肝感染率高出許多。所以血吸蟲肝病,在血吸蟲病晚期和慢性期表現尤為突出。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