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什么叫感染性骨不連
- 什么叫感染性骨不連
-
參與醫生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東花壇院區 馮衛華 主任醫師

感染性骨不連是骨科最難治療的疾病之一,因感染而阻礙骨愈合,骨愈合停止,直至無法實現骨愈合的狀態。因此無論急性骨髓炎或慢性骨髓炎,均可由于骨切除而造成骨缺損,形成感染性骨不連;有時也可因為炎癥骨吸收造成骨缺損,形成感染性骨不連。感染性骨不連的病型多種多樣,包括骨髓炎治療后感染復發致常年骨愈合停止的情況,或者伴有急性炎癥、感染已經控制但仍存在骨不連的情況。其基本治療策略為控制感染,術前進行X線、CT、磁共振檢查,把握病變情況,決定切除范圍,包括骨修復重建的方法,這些術前計劃都非常重要。最終決定影響著在術中用肉眼確定的切除范圍,這個判斷必須熟練。一般清除后需無不良肉芽組織,直至可觀察到出血。因此,感染性骨不連患者應到專門治療骨髓炎的專科進行治療。感染性骨不連的成因包括以下幾種:
1、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外傷感染或術后感染;
2、接骨板固定骨髓炎:髓內釘固定后骨髓炎,針道骨髓炎;
3、骨腫瘤術后感染;
4、感染性Charcot關節:先天性脊柱裂孔、骶尾部畸胎瘤等疾病因神經功能障礙、感覺減退、局部壓瘡、破潰深達骨質致骨壞死、骨吸收,形成感染性骨不連,甚者大段骨缺損;
5、全身和局部因素:全身因素包括高齡糖尿病、肝腎衰竭、慢性缺氧、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免疫抑制治療等。
感染性骨不連形式各種各樣,每一種形態的骨不連治療方針有所不同。Muller將骨不連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為血管豐富型及肥大型,骨折端富有活力,可產生明顯的生物反應。一般分為以下幾型:(1)象足形骨不連:主要由于骨折復位后固定不牢固,制動不充分或者負重過早所引起;(2)馬蹄形骨不連:骨折端輕度肥大,骨痂很少,這是由于鋼板和螺釘固定不牢固,有少量骨痂形成,但不足以連接骨折端,并且可能存在少量的硬化;(3)營養不良型骨不連:骨折端缺乏骨痂,主要發生在骨折端明顯移位分離或內固定時骨折端未能準確對位。第二大類的骨不連是缺血性骨不連,也叫萎縮性骨不連,里面也分了幾型,包括:(1)扭轉楔形骨不連:特點是兩骨折端中間有一塊缺乏或無血供的骨片,可于一端愈合,而另一端沒有連接,主要見于鋼板螺釘固定的脛骨;(2)粉碎性骨不連:存在一個或多個死骨片,無任何骨痂,多見于鋼板斷裂時;(3)缺損性骨不連:主要發生于開放性骨折、繼發性骨髓炎或因腫瘤切除的部分骨干;(4)萎縮性骨不連:中間骨片缺失,缺失區被瘢痕組織所填充,骨折端出現萎縮、骨質疏松。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