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是什么意思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是什么意思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遲騁 副主任醫師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是由于免疫調節功能異常,產生針對自身紅細胞的抗體,從而造成自身紅細胞破壞,形成溶血性貧血。根據抗紅細胞抗體最佳溫度可分為冷抗體型和溫抗體型,后者在臨床中更為常見,通常繼發于部分病毒感染、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免疫疾病以及淋巴瘤等惡性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此外,常用頭孢菌素和青霉素也可以導致溫抗體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患者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慢性溶血,通常為血管外溶血,患者多以貧血、脾大和黃疸為主要臨床特征,部分患者會合并栓塞傾向或血小板減少等癥狀。實驗室檢查可能出現血紅蛋白下降、紅細胞計數下降等情況,外周血涂片可以觀察到有核紅細胞、骨髓增生代償性活躍,其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呈陽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中治療方法主要為糖皮質激素治療、脾切除術以及免疫抑制治療。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