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專題推薦: 老年疾病 生活技巧 家居用品 裝修建材 家用電器 家庭藥箱 外出旅游 局部減肥 心理疾病 眼眉整形 美食做法 食材大全 小吃做法 食療功效 水果營養(yǎng) 飲食知識 |
青棗?相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吧。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說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食品了,冷不丁的問起青棗有什么功效與作用,它的營養(yǎng)價值是什么?相信知道的人肯定是寥寥無幾,那么下面康網(wǎng)小編就來告訴大家關(guān)于青棗的相關(guān)知識吧。
青棗介紹
青棗是一種優(yōu)良的熱帶、亞熱帶珍稀水果。臺灣青棗果實營養(yǎng)豐富,脆甜可口,含有大量維生素C、鈣、磷、維生素B、胡蘿卜素等,素有“維生素丸”之稱,有“日食三棗,長生不老”之說。由于其果形優(yōu)美而具蘋果、梨、棗的風味,臺灣青棗也享有“熱帶小蘋果”的美譽。
青棗的功效與作用
青果重50-100克,甜度10-20度,每百克青棗含蛋白質(zhì)1.2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23.7克,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
大青棗果實營養(yǎng)豐富,古人有“日食三棗、長生不老”之說。果實鮮食,營養(yǎng)豐富,具有凈化血液,幫助消化,養(yǎng)顏美容等保健作用。鮮食肉質(zhì)脆嫩多汁,甜度高,口感佳,風味獨特,單果重100-400克,因而有“熱帶小蘋果”“維生素丸”之美稱。鮮棗中的維生素最高243mg/100g,比獼猴桃62mg/100g。維生素C是一種抗氧化劑,有預防缺鐵性貧血、促進傷口愈合、預防過敏、降低膽固醇等作用。
青棗營養(yǎng)價值
1、增強人體免疫力 大棗含有大量的糖類物質(zhì),主要為葡萄糖,也含有果糖、蔗糖,以及由葡萄糖和果糖組成的低聚糖、阿拉伯聚糖及半乳醛聚糖等;并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核黃素、硫胺素、胡蘿卜素、尼克酸等多種維生素,具有較強的補養(yǎng)作用,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
2、增強肌力,增加體重 實驗小鼠每日灌服大棗煎劑,共3周,體重的增加較對照組明顯升高,并且在游泳試驗中,其游泳時間較對照組明顯延長,這表明大棗有增強肌力和增加體重的作用。
3、保護肝臟有實驗證實,對四氯化碳肝損傷的家兔,每日喂給大棗煎劑共1周,結(jié)果血清總蛋白與白蛋白較對照組明顯增加,表明大棗有保肝作用。
4、抗過敏 大棗乙醇提取物對特異反應性疾病,能抑制抗體的產(chǎn)生,對小鼠反應性抗體也有抑制作用,提示大棗具有抗變態(tài)反應作用。
5、鎮(zhèn)靜安神 大棗中所含有黃酮--雙- 葡萄糖甙A有鎮(zhèn)靜、催眠和降壓作用,其中被分離出的柚配質(zhì)C糖甙類有中樞抑制作用,即降低自發(fā)運動及刺激反射作用、強直木僵作用,故大棗具有安神、鎮(zhèn)靜之功。
6、抗癌,抗突變 大棗含多種三該類化合物,其中燁木酸、山植酸均發(fā)現(xiàn)有抗癌活性,對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棗中所含的營養(yǎng)素,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對于防癌抗癌和維持人體臟腑功能都有一定效果。
擴展閱讀:青棗的品種分類
臺灣大青棗
大青棗果實營養(yǎng)豐富,古人有“日食三棗、長生不老”之說。果實鮮食。
臺灣青棗,營養(yǎng)豐富,具有凈化血液,幫助消化,養(yǎng)顏美容等保健作用。鮮食肉質(zhì)脆嫩多汁,甜度高,口感佳,風味獨特,單果重100-400克,因而有“熱帶小蘋果”“維生素丸”之美稱。
臺灣大青棗具有速生快長,投產(chǎn)早、產(chǎn)量高且穩(wěn)定的特點。經(jīng)濟壽命長達30年以上,嫁接苗每畝定植45-66株,當年即可開花結(jié)果.種植9個月即可收獲,10月下旬至次年3月鮮棗上市,畝產(chǎn)500-700公斤,第二年800-1500公斤。第四年可進入豐產(chǎn)期,畝產(chǎn)4500-6000公斤。 在果樹種植上,臺灣大青棗是值得推廣的短平快項目。冬季氣溫零度以下地區(qū)必須大棚種植。
海南青棗
海南大青棗又稱海南甜棗,學名為毛葉棗,為常綠小喬木,是由印度毛葉棗經(jīng)海南育種家多代改良選育而成的優(yōu)良水果品種。海南青棗在植物學分類學上為鼠李科棗屬,與我國普通棗樹為同科同屬,但不同種。海南青棗與越南毛葉棗、泰國毛葉棗、中國野生毛葉棗雖同種,但品種不同,其特征特性也有明顯區(qū)別。
青棗(5張)海南大青棗,這種棗大的可達到半斤,一般的也有雞蛋大小,而它的味道也與其它棗類有所不同,除了人們說的蘋果味外,還兼有梨子和大棗的味道,可以說是“一棗三味”。
海南青棗果大,肉厚核細,可食率95%左右,外形美觀、營養(yǎng)豐富。據(jù)測定:每100克鮮果肉含碳水化合物18-23克,粗蛋白0.86克,維生素C50-85毫克,維生素A1、B1、B2、K等含量也相當豐富。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達11-16%,可溶性固形物達14-20%。此外,還含有磷、鈣、鐵、鉀、鋅等微量元素。
海南青棗生長速度快,當年種植當年掛果,即使到了7-8月份種植,當年仍可掛果。據(jù)試驗,2-3月栽植,當年每株可掛果20公斤左右;4-5月栽植,當年每株可掛果10-15公斤;7-8月栽植,當年每株可掛果2-3公斤;到了9-10月種植,當年仍能少量結(jié)果。第二年株產(chǎn)即可達50公斤以上,三、四年后,株產(chǎn)可達200公斤以上,畝產(chǎn)可達6000公斤以上,且能連年豐產(chǎn),幾乎沒有大小年,豐產(chǎn)期可達20年以上。海南青棗在冬季成熟,收獲期長達3-4個月,避開了與其他水果的競爭,貯存運輸也較方便,在常溫可保鮮10天以上,在低溫下可保鮮30天以上,可輕易運到全國各地銷售,不僅銷量大,售價也較高。
海南青棗生長速度極快,根系十分發(fā)達,當年播種苗,無論是實生苗還是嫁接苗,當年根系即可長到2-3米,樹冠也可長至2-3米大,且耐旱,耐熱、耐瘠,是綠化荒山、保持水土、改良環(huán)境的優(yōu)良樹種。
海南青棗在海南已發(fā)展到三萬多畝,成為海南的重要冬季水果,產(chǎn)品除滿足島內(nèi)需要外,還大量出口香港、東南亞和日本。
義烏南棗
義烏南棗,清乾隆年間(1736——1795)曾列為貢品,故又稱京果。棗肉肥厚,烏黑發(fā)亮,花紋細密,大小勻稱,含有糖、淀粉、蛋白質(zhì)、多種維生素和單寧、硝酸鹽、酒石酸等成份。《中國名產(chǎn)》譽為“江南棗中佳品”。
南棗主要產(chǎn)地義烏、東陽。據(jù)《[隆慶}東陽縣志》和義烏《松林駱氏宗譜》記載,在明代隆慶、萬歷間(1567——1619)已有棗樹和棗園。1965年,義烏有棗園17517畝,年產(chǎn)青棗3760噸。后因改地造田,毀棗種糧,至1976年僅剩棗園4200畝。1984年起逐漸恢復。1988年有棗園17627畝,44個鄉(xiāng)(鎮(zhèn))中有42個產(chǎn)棗。棗有多種品種,以義烏大棗為佳。金村、樊村一帶所產(chǎn)雙仁棗,外形豐滿,左右對稱。俗謂用雙仁棗制成南棗,入藥療效好,營養(yǎng)更佳。
加工南棗始于清雍正(1723——1735)前后。制法有二:一為原紅法,用充分成熟、皮色發(fā)紅(脆熟期)的棗果,經(jīng)煮、焙、曬、浴等工序而成;一為燙紅法,用未完全成熟的透白(白熟期)棗果,經(jīng)人工水燙燜成紫紅色,余同原紅制法。原紅比燙紅佳,皮薄,糖份高,惟采收期要推遲。
義烏南棗風味獨特,除國內(nèi)市場需要外,港澳、東南亞等地也為傳統(tǒng)銷售市場。1958年出口100噸。1973——1989年平均年出口19.2噸。